被外貌焦虑拿捏的家长 开始给孩子“裹”头了

教育 (8) 2021-11-24 00:28:50

  从睡扁头到求圆头 家长的焦虑从未停歇

  如今在家长心中,关于孩子的一切似乎都可以“鸡”。成绩、特长自不必说,完美的外形也要从小抓起。

  在这一趋势下,矫正头盔在国内开始风靡也并不意外。单在小红书上,矫正头盔相关的笔记就有2000多条。

  所谓的矫正头盔,其实是一种颅骨矫形固定器,是通过佩戴头盔限制颅骨的生长方向。

  也就是说,如果把婴儿头型突出的地方通过头盔限制住,希望再隆起一些的地方预留生长空间,在颅骨可塑性较强的这段时期内,婴儿的头便具备按这个模子定型的可能。

  但问题是,一套200多克重量的矫正头盔,无论是2.8万元的进口产品还是6000元的国产品牌,真能让几个月大的宝宝拥有完美的头型吗?

  医生建议“睡睡看”,但家长却花2.8万给孩子“裹头”

  今年下半年,短短4个月的时间里,雷曦抱着宝宝去了三趟当地医院的儿童整形外科。

  第一次去时,宝宝刚满半岁。正值盛夏,出于纳凉考虑,雷曦给孩子的头发剃了个干干净净。没成想,这一剃成了自己至今的心病。

  “我儿子竟然是‘舟状头’!”所谓舟状头,外观上,头前后长、两侧窄,状似小船。回忆起发现宝宝头型有问题的那个瞬间,雷曦形容有如雷击。

  事实上,真正的舟状头是一种疾病,是由先天发育障碍所致的一个或多个骨缝过早闭合,从而在外观上表现出畸形。

  好在经过检查,雷曦的宝宝只是单纯头型不那么好看罢了。

  也正因如此,雷曦两次去公立医院,医生给出的建议都是“睡睡看”,也就是通过调整睡姿改善头型。此后每隔两个月复查,医生都判断孩子睡得效果还不错,后脑的弧度已经起了变化。

  但雷曦越看越觉得孩子的头型毫无起色。她每天在各种社交媒体上寻医问药,看到很多家长给孩子佩戴矫正头盔,便也想尝试——哪怕医生并不建议。

  “查了很多资料之后,我还担心儿子以后会出现脸歪、眼歪等情况,长大就没办法了”,雷曦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据一家名为“未来医生”的民营医院儿科医疗部主治医师、华西妇儿联盟医生龙露萍介绍,如果孩子经检查的确需要佩戴头盔,通常每日需要佩戴23个小时,佩戴周期视情况需持续1~6个月不等。

  显然,这对宝宝和家长来说,都是一场漫长的折磨。

  到了年底,雷曦终于说服了家人,带孩子去另一个城市的一家矫形中心,定制了一个进口矫正头盔。一次性定价28000元,含每2~4周复查和打磨头盔的费用。

  虽然接下来每隔一个月左右,就要带孩子乘高铁往返三个小时就诊,但拿到头盔的那一刻,笼罩着雷曦已有半年的灰暗,似乎开始褪去。

  彼之蜜糖,我之砒霜

  雷曦没有注意到的是,几个月前,生活在美国硅谷的归归妈只给归归戴了三个星期的矫正头盔,便放弃了。

  归归刚满月时,归归妈便发现孩子的头有点偏,定期给归归做体检的儿童医生建议她带孩子去定制矫正头盔。

  考虑到偏头日后可能给孩子带来的不便,譬如两个耳朵位置不对称,以后戴眼镜两条镜腿都要一长一短,后脑勺的偏度可能让归归无法佩戴滑雪等运动头盔,等到归归三个月大,归归妈便带着孩子去商业机构预约了检测。

  又过了近一个月,归归拿到了自己的定制头盔。然而佩戴过程的艰辛远超乎归归妈的预料。

  一方面,归归本就起湿疹,头盔外面一层硬塑料、里面一层泡沫的构造又不透气,在7月加州的酷暑里,即便全天开着空调,归归依然一身身地流汗,湿疹也就更难控制。

  另一方面,矫正头盔由于打磨有问题,刚戴的前几天,归归的脑后就磨破了一块皮,伤口一直未愈合。

  头盔打磨不合适的另一个后果是,归归额头被越挤越窄,后脑却没有被头盔贴得很紧,“这让该长的地方没长,不该长的地方依然在长,甚至影响了美观”,归归妈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同时,作为宝宝睡眠引导师的归归妈介绍,月龄较小的宝宝特别依赖于熟悉感入睡,包括睡姿的变化,甚至换了睡衣都会影响宝宝睡眠。

  而每隔一周打磨头盔后,由于打磨程度并不合适,归归往往只有前五天可以戴得进头盔,后两天只能摘掉,前面戴头盔好不容易睡着了,后面摘掉又要重新适应。

  佩戴三周后,归归妈发现,孩子的头型并没有改善,甚至偏头情况更严重了。她分别在两家机构又给孩子做了检测,结果印证了她的判断,她便果断放弃了矫正之旅。

  同样遭遇失败的还有黄梦如。用她的话说,女儿亦是矫正头盔毕业失败的一员。

  黄梦如的女儿是严重的扁头,整个后脑勺俯看下去一马平川。医生建议她给孩子戴头盔矫正。

  但黄梦如没想到的是,每次给孩子戴头盔,都是一场斗争,孩子挣扎哭闹不肯配合。黄梦如怕伤到孩子,小心翼翼地不断寻找合适的角度和时机。

  而每天摘下头盔清洁,黄梦如看到女儿的头总是红红的,有一侧还起了热痱子。女儿感冒发热也变得愈发频繁。

  更令黄梦如难以承受的是,这样的痛苦,却只在第一个月给她和孩子带来了回报——复查数据明显好转。此后的两个月,孩子的头型几乎没再发生变化。

  考虑到女儿头顶不断的疹子、痱子,还有每况愈下的抵抗力,黄梦如最终决定放弃。

  黄梦如想不通,为何网上有那么多矫正头盔的成功案例,自家孩子却不能如愿。摘掉头盔至今已半年,黄梦如仍在懊悔,如果自己当时再坚持一下,是不是对孩子会更好。

  外貌焦虑下的滥用

  值得注意的是,黄梦如女儿与归归的失败并非孤例。据归归妈介绍,在她认识的小朋友中,头盔矫正失败的远远比成功的多。

  事实上,早在2018年,国内便有媒体报道,一位来自南昌的王姓妈妈因对双胞胎男婴头型不满,在孩子4个月大时,便到南京福尔泰矫形中心定制了两个矫正头盔,共计花费6600元。没成想,后来两个孩子的头顶处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凸起,状似动画片中奥特曼的头镖。

  这样的严重后果,一方面与未合理佩戴头盔有关。

  “小月龄的婴儿头围增长迅速,佩戴器具也需要随着婴儿的生长不断调整,这一步通常需要专业人员根据婴儿头型着力点和头围变化做个性化调整”,龙露萍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如果没有适当调整错误佩戴,不仅达不到矫正效果,甚至会限制孩子头颅正常生长,严重的可能还会影响孩子大脑发育。”

  另一方面,这与矫形中心的不合规经营脱不开干系。

  根据中国新闻周刊了解,造成前述“奥特曼头”的福尔泰矫形中心如今依然在南京、杭州、长沙、广州等城市正常运营,各个门店几乎每日均在各社交媒体平台上更新矫正头盔案例。

  不过在国家药监局国产医疗器械注册数据库中,福尔泰旗下仅有两款产品获批,分别是下肢矫形器和脊柱矫形器,并没有颅骨矫形器的相关注册资质。查询结果显示,国家药监局批准的颅骨矫形器只有两款,且均为进口产品。

被外貌焦虑拿捏的家长 开始给孩子“裹”头了 (http://www.smallgear.cn/) 教育 第1张

  对此,中国新闻周刊向福尔泰头盔定制中心的一位工作人员进行询问。但与此前热情介绍头盔的效果、佩戴方法不同的是,在被问及注册相关的问题后,这位工作人员直接消失在了对话框的另一头。

  另据有关人士透露,即便进口矫正头盔已拿到医疗器械证,但对负责运营的矫正机构的监管眼下并不明确。

  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是,随着矫形机构的扩张,以及越来越多的“成功案例”在网上传播,矫正头盔正在进入更多中国家长的视野。

  而认知的主动或被动提升,再加上诸如“不要错过头型矫正的黄金期,影响孩子未来”此类的宣传语,正让矫正头盔在家长的“头型焦虑”中逐步走向滥用。

  据龙露萍介绍,婴儿头颅本就具备可塑性,从而为大脑的不断发展预留足够空间,但这也导致婴儿出生后头部形状易受外力影响发生改变,而影响头颅外形的美观。

  尤其在以睡眠时间居多的头半年,长时间的仰卧位或一个方向的侧卧位,都会造成孩子的扁头和偏头。

  “通常在医学上讲,这类扁头和偏头是非病理性的,大部分不需要佩戴矫形头盔,通过改变姿势和着力点,大部分可以自行矫正”,龙露萍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儿科主任医师徐灵敏在接受采访时也曾表示:“排除先天遗传疾病、代谢性疾病后,多数婴儿的头型是自然能矫正的。这也是正常、健康的矫正方式。”

  这也是归归妈的亲身经历。摘掉头盔后,随着对翻身的掌握愈发熟练,归归的头型如今已经肉眼可见地变好了很多。

  此前发布在《英国医学杂志》上的一篇研究结论也显示,除了让家长的满意度略有提升、焦虑感略有降低,佩戴矫正头盔与自然矫正的孩子之间没有明显差别。

  这些来自荷兰的研究者,将84名中度至重度颅骨变形的5~6个月大的婴儿,随机分配到佩戴矫正头盔6个月与自然恢复两个疗法中,并在婴儿8、12和24个月时进行追踪随访测量,结果发现两组之间的正畸效果相当。

  如此看来,从过去风靡的“睡扁头”到如今追捧“戴圆头”,不过是家长心中的流行变化作祟罢了。

  对这样的说法,雷曦并不认同,“我都是为了孩子好”。这样的念头早已深深扎在她和其他家长的脑海里。

  而这,正是商家最乐意看到的局面。

  (应受访者要求,雷曦、黄梦如均为化名)

THE END